走访德甲,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助力中国足球伙伴关系建设
1995年,当全国大多数中国家庭在客厅里配备21寸彩电时,德甲联赛通过CCTV-5开始与中国球迷建立真正的联系。在接下来的30年里,随着电视技术的演变,中国球迷通过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了解了拜仁、多特、沙尔克04、法兰克福乃至科特布斯等各具特色的德甲球队。而曾经在德甲赛场拼搏的杨晨、邵佳一和蒿俊闵,让五大联赛与中国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如今,我们在德国的城市、社会和职业足球俱乐部实地探访时,又有了新的故事。
不久前,我受邀参加德甲联盟的活动,前往德国。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我亲历了两场德甲和一场德乙的赛事,并与五家俱乐部展开交流。在德国,我们发现足球的简朴与纯粹,我们能最直接地感受到足球与啤酒的不可分割。从南边的巴伐利亚到北部的梅克伦堡,虽然人们餐桌上的肘子和香肠有所不同,但以拉格、皮尔森为主的德国啤酒却是统一的。在这点上,足球的本质也如出一辙。
在多特蒙德的第二天,恰逢德国法定假日,市中心的餐厅和啤酒屋仍旧营业,而德国国家足球博物馆则吸引了许多足球迷。2006年德国世界杯后,德国足协建立了此国家足球博物馆,展示了德国在足球界的辉煌历程。馆内不仅记录了德国各级俱乐部的历史变迁,还有雷米特杯、大力神杯等重要荣誉。可以说,足球在德国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德国足协的数据,目前德国有超过24万个注册足球俱乐部,几乎每3500名居民就拥有一支球队。在伊度纳信号公园球场,我们见证了超过8万名球迷的狂热氛围,在美因茨的主场也体会到这座小城市对足球的忠诚。尽管美因茨球场容纳人数不多,球迷的热情却让这里成为了魔鬼主场。此外,沙尔克04的德乙赛事也给我带来了惊喜,尽管球队当前面临困境,费尔廷斯竞技场仍吸引了超过6万名球迷前来支持。
德国足球社区化发展的趋势仍在持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后,足球产业更加重视与球迷和社区的联系。目前,德国政府通过相关法案持续推动社区体育的建设,确保每6000户居民都有公共健身场所和体育俱乐部,为职业俱乐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基础。德甲联盟的汤姆·朱利安表示,足球的商业化建立在社区归属感之上,这种归属感也体现在“50+1”股权结构上。
在访问门兴格拉德巴赫时,我们了解到其公园球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自2004年建成以来,该球场就具备了先进的LED照明系统、生态热电联产厂等环保设施。这样的努力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为职业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在德国,足球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其文化的核心。
随着德甲联盟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战略推进,职业足球在德国扎根并不断生长。2019年,德甲国际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标志着对中国市场的系统性开拓。经过六年的深耕,德甲联盟与各大俱乐部的中国办公室已在版权分销和青少年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了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的覆盖。ESPN、天空体育等主流转播平台为德甲提供了全球赛事的传播保障。
在俱乐部层面,德甲各队也开始重视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多特蒙德俱乐部通过将青训经验模块化,积极在中国开设青训项目,旨在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门兴集团同样在中国布局青训学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培训机会。正是因为这些联结,德甲成为了与中国足球联系最紧密的顶级职业联赛。
如果说20多年前杨晨、邵佳一开启了中国足球与德甲的联系,那么如今德甲正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坚实桥梁。2023年,德国职业足球联盟与中国足协达成了“逐梦德甲”项目的合作,为中国足球拓展国际视野提供了坚实支持。各级中国青年球队的交流与训练,极大提升了青少年球员的整体水平。
总之,德甲足球对于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积极态度。正如品牌词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所强调的,德甲的原则与理念为职业足球带来了可持续的繁荣。通过与中国市场的深度合作,未来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的中国球员在德甲赛场留下自己的足迹,不仅在个人成就上获得成功,更在于中德足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发表评论